书朋网

书朋网>乱世栋梁 > 第四十章 伤离别(第1页)

第四十章 伤离别(第1页)

翌日傍晚,李笠再次登上望台,薛氏姊妹紧随其后,缓缓走着。

两人挽着灵蛇髻,身着裁剪得体的衣裙,外罩披风,亭亭玉立。

虽然未施粉黛,但容貌依旧出众,一眼看去,秀色可餐。

跟着李笠拾阶而上,身形婀娜,摇曳如花。

来到台上阁楼,婢女已经提前点好取暖火盆,所以阁内颇为温暖。

李笠和姊妹俩脱去披风,分别坐好,喝完一杯茶,歇息片刻。

“准备好了?”坐在窗边的李笠发问,随后看向窗外。

薛月嫦和薛月娥齐声回答:“奴婢准备好了。”

她们还没有被李笠收入房中,所以身份还是“奴婢”,听李笠说了声“开始”,便起身就坐,坐在一个演奏台前。

演奏台上有好几个扳手,两人要分工协作,演奏名为风笛的乐器。

风笛,是使用哨片的气鸣乐器,李笠当年无聊之际,根据原理,做出来自娱自乐。

他对音律不是很擅长,便请来乐人来改良、调音,经过多年改进,当初拙劣的仿制乐器逐渐完善,音质愈发美妙。

在寒山的两个多月时间里,薛氏姊妹学着使用风笛,如今初步掌握技巧。

而李笠又让人在望台附近搭建大型风笛,以水力推动风箱鼓风,又在望台上搭建控制室(演奏台)。

此时,薛氏姊妹一起合作,用风笛替代笛子,演奏邺城流行的乐曲,只是控制风门颇为费力,需要扳动操纵杆,而不是按按键。

这是因为风笛体积巨大、鼓风量大,所以风管风门的操作只能依靠力量来拉动绳索、机括,而效果也很好:风笛声音很响。

奏响的音乐,足以传到数里外。

笛声起,高亢而响亮,李笠坐在窗边,斜靠着凭几,闭目养神,侧耳倾听。

因为这里是寒山南侧,为背风面,所以窗口处风不是很大,倒是能坐人。

薛氏姊妹不停扳动操纵杆,按照李笠的要求,弹奏一首讲述女子思念良人的乐曲。

乐曲声哀怨婉转,随着北风,向南飘去,仿佛一名妇女在低声倾诉思念之情。

仿佛一名妇女倚着门,眼巴巴看着村口方向,盼着出远门的良人,平安归来

相思之情,如潺潺流水,千回百转,环绕身边,不舍离去。

李笠听着听着,跟着哼起来,虽然他不太习惯听这个时代的乐曲,却依旧被这乐曲里的相思之情感染,勾起对亲人的思念。

想想遥远的南方,亲人在建康或在鄱阳,自己却在前线作战,长期分离,作为儿子、良人、阿耶,其实是不合格的。

至于儿女,若长期缺乏父爱,娘又宠溺的话,怕是要‘长歪’。

李笠却无法常伴家人身边,毕竟“事业正处于上升期”,得在外拼搏。

如今,在新年即将到来之际,只能在敌军环绕的营寨里,想念远方的亲人。

有一种伤离别的感觉。

不知过了多久,南方齐军大营,忽然响起笛声,笛声不止一处响起,且很快增加,宛若山间泉水,渐渐汇聚成河。

小河在山谷间奔腾,回荡着同样的旋律。

望台里的李笠,身处风笛附近,当然听不到。

而在山脚营寨巡察的张铤,听到了南边传来的笛声。

他侧耳倾听了一会,确定不是幻听,和其他人一道,看向南方。

却见夜幕下,齐军大营繁星点点,那是一堆堆篝火,仿佛被笛声吹动,闪烁着无数人对家乡的思念。

张铤知道李笠的巨型风笛,如今不由得感慨起来:

四面楚歌,吹散项羽八千兵,也不知,寒山上风笛演奏的北方乐曲,能吹散齐国大军么?

。。。。。。

新年伊始,寒风依旧凛冽,寒山西南、齐军大营,依旧没有挪位置。

年前的惨重伤亡,似乎已经被人淡忘,虽然官军再没有进攻,却也没有拔营班师的迹象。

无论是兵卒,还是随军青壮,都如往日一样,干活、做事,一日又一日。

但又流言,在暗中流传,说的是天子身体有恙,日益严重,病倒了,恐怕时日不多。

这个消息到底对不对,无从知晓,而听到消息的人们,对于未来悲观不已:天子御驾亲征,若病逝于军中,可就太倒霉了。

太阳西沉,夜幕降临,一座金碧辉煌的大帐,甲士环绕,戒备森严。

附近,一座外表普通、内部装潢豪华的帐篷里,高洋躺在榻上,看着上方帷幕,不发一言。

若不是眼睛一眨一眨,又时不时换个睡姿,还真像是行将就木的病人。

段昭仪在一旁侍奉,见这位面色如常,并未有何不妥,暗暗松了口气。

年前,官军攻打梁军营寨,伤亡惨重,据说南北两军累计伤亡,比当年攻打玉璧城时还多。

当时,高洋气得暴跳如雷,待在帐内不出去,随后大营里流言四起,甚至有流言称天子驾崩,却秘不发丧。

这流言弄得人心惶惶,随后,天子接连数日不见任何人,更是坐实了这个流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