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朋网

书朋网>孤才不要做太子 > 第一百二十六章 收流富国论(第2页)

第一百二十六章 收流富国论(第2页)

青壮妇女们,都兴高采烈的窜出来,抬野猪虎狼之类。

平日里这都是难得的猎物,大军两千人,半日间狩猎所得还是很可观的。

若是这些肉都熏制好了,天寒前不会腐败,寨民们可能就要久违的过一个富足的冬天。

李承乾谢绝了刘杨进寨的邀请,下令让军队在寨子外面扎营。

铁锤领导的后勤大队,基本没参与到战斗中,这么远的山路,他们一直背负着帐篷的零件。

在铁锤的指挥下,没多长时间,就立起了一片营寨。

虽然帐篷薄、人还拥挤,但是好歹有个遮身之处了。

晚饭就是烤肉和干粮。

得到了大量猎物的寨民,还凑了一批糜子送给大军。

这里是深山,要种出点糜子来可不容易。对寨子来说,这些糜子已经是他们能拿出的最好礼物了。

煮好的糜子饭,也只是每人分了一小碗。

李靖、牛进达吃的没有一点迟疑,于泰等人吃的津津有味。只有长孙冲和李承乾这些孩子,根本没法下咽。糜子就是黍子,这玩意儿蒸年糕还行,制作成饭食食用,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吃下去的。

眼见牛见虎也有把碗里的饭倒掉的意思,牛进达怒道:“你丢给我看看!老夫到底是太迁就你了,连糜子都吃不下去?知不知道,咱们家当初连糜子都吃不起。山上的野菜都被人挖光了,你祖母就采集树叶子下锅,我们不也得吃下去?”

李靖则盯着李德謇说:“糜子抗旱,产量还高,所以是各路大军常备的军粮之一。将来你行军打仗的时候,难道要背着普通将士,自己开小灶?还要不要军心了?吃!不许浪费一粒米!”

虽然两位将军都只是在训斥各自的儿子,但是一种嫡子们还是硬着嗓子,把饭碗里的糜子都吃了下去。

李承乾自然也不例外,不过他倒不是因为两位将军的话,而是想起了山寨里的“粮仓”。

所谓的“粮仓”,储存的并不是稻米糜子,而是一些狗尾巴草之类的草籽。

谁能想到,这玩意儿也能用来吃?

可是在不适合耕种的深山里,他们也只能靠吃这个生活下去。

跟狗尾巴草籽之类的比起来,糜子,简直不要太好下咽。

一小碗糜子吃完,嫡子们都若有所思。

不管是想到了行军的艰难,还是联想到了流民的困难,至少此时的他们,收获了点什么。

放下碗,李承乾对身边的牛进达说:“牛公,太子亲率就算于泰一个人,也能带领狩猎。不如,明日您二位就跟我一起回去,上奏阐述流民的事情如何?”

牛进达搓搓手,兴奋道:“想不到我老牛除了谢恩的折子外,也有上奏言事的一天。若是真的能修改律法,加速流民出山入籍的速度,这可是功德无量的大好事啊。”

李靖边烤着一只山羊腿边说:“太子,你不觉得,这件事不宜操之过急吗?就算你是太子,这样公然反对律法,在朝堂上的影响也是很差劲的。依老夫只见,还是先聚集一批有同样意向的朝臣,再一起上奏比较好。人微言轻的道理,你应该明白才对!”

李承乾和牛进达对视一眼,俩人都是满眼的无奈之色。

李靖虽然兵法天下无双,但是行事实在是过于严谨了。

殊不知,有的时候,事情越是苦虑,就会变得越复杂。

联合一众志同意合的大臣,确实能够增加成功率。但是相对应的,也出现了风险。

太子携带一群大臣上书,在朝堂之上形成无二的风头,这是在干什么?差不远就到了逼宫的程度了。皇帝老爹或许会产生怜悯的情绪,但是绝对不会接受威胁。

或许,在这一位的心里,只有他一只手能玩转的人或事,才能让他放心。

力量越大,反弹越大,三两个人的建议表现出来,有同意的临时附议就好。不能通过废弃了就好,通过了自然皆大欢喜。最坏的情况,是因为这件事分成泾渭分明的两方势力,那个时候,真是要挑起朝堂上的战火了。

见太子和牛进达面色怪异,李靖咬了一口羊肉,稍加思虑,就从牛角尖中钻了出来。

尴尬的拱拱手,不再言语。

谨小慎微,是他的优点,同时也是缺点。这一点,李靖很是自知。

山间的夜晚就要比长安清爽的多,长安城的秋老虎还在肆虐的时候,这里已经隐隐有了几分秋意。

缩在帐篷里的皮毛堆里,李承乾百感交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