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朋网

书朋网>新顺1730 > 第七十六章 恍然(第3页)

第七十六章 恍然(第3页)

现在听杜锋开口就是一番“人口滋生而土地不加增”的言论,李淦又觉得有些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心想:古人云,君子如玉,润物无声,大概就是这样的人吧?

带着这种想法,出乎旁边近侍的意料,李淦又多问了一些论及级别根本没资格得到勉励的授勋士卒。大多数都是跟随刘钰一路出征的。

得到的回答也是五花八门,神奇难解。

除了刘钰的那个伴当志向“低微”,说从军是为了脱仆为人,娶个良人家的老婆,惹出了一阵莞尔抑或哄笑外,其余人的回答可真是叫李淦大开眼界。

有说将来要出海,去找一处不像松花江这么苦、水草肥美可以垦耕的沃土的;有说要将来立功打入彼得堡的;有说要去寻找山海经中的异兽奇种的;还有说要去看看阿美利加的扶桑树的。

很多词汇,连跟随李淦的老将们都没听过。

只觉得这些人说的每个字都认得,可连在一起完全不明白是什么东西。

一个个壮怀激烈是没错的,可这壮怀激烈倒像是汉武时候刚刚开拓西域般的壮怀,说的都是些万里之外的奇闻怪谈,一如那时的葡萄、苜蓿、石榴、胡萝卜。

虽然多半都是场面话……

可这种山沟子里的府兵能说出万里之外的壮怀,已然是叫人惊掉下巴。

听着这一群之前可能连吉林都没去过、桃子都没吃过的乡野府兵,谈及十万里之外的山海,总有种说不出的魔幻。

待全部问完,李淦笑着勉励了很多句,心里觉得自己怕是已经窥探到刘钰的一些想法,想通了很多事。

刘钰之前的很多暗戳戳看似无意的说法,渐渐明晰了。

当日金水桥问对,刘钰一句话都没提南洋,而是张口新军、闭口西学,听起来颇像是夸夸其谈。

再看看刘钰这一年的表现,沿途所做的事,拿钱让将士苦战、以利诱人的做派。

很显然,刘钰不是那种只知道谈大义的呆子。

当时以为,刘钰所言的新军,是为了准噶尔、北疆战事。

现在想想,恐怕这刘钰根本就没把北疆战事当回事。甚至在他眼里,准噶尔还根本没资格让他谈论。

南洋……

若是为了南洋,若是为了西洋人,这一切就都说得通了。

凡学西学的,都知道前朝徐光启的那句话:北疆不过疥癣之疾,国朝大患在南洋。

只是这话随着天主教在华的传播,被西法党利用曲解其意,成为拒绝荷兰、英国等新教国家贸易的理由,甚至因为宗教感情的因素,这些话已经很少有人提及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