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朋网

书朋网>锄清 > 第二百七十一章:(第3页)

第二百七十一章:(第3页)

而荷兰人想要阻拦陆盈盈的船队,却是搜寻不到之后,只得放缓了对他们的军事行动……

前些年大明只剩下边角一隅之地,都还要与荷兰决一死战,现今的清廷,究竟是一个什么态度,荷兰人也不知道啊!

他们害怕这个夺取了天下的鞑靼人,会不会走向像大明一样的老路。

若是北方那个庞然大物真的因为顺塔国的事情,与他们兵戎相见……

内部矛盾重重的荷兰人,可挡不住!

历史上的南洋人,正是因为清廷的不管不顾态度,而饱受折磨。

甚至,这一份遗毒,直到后世都没有清除干净!

华人就是海外猩猩嘴边的粮食,浪完了,抢夺就是……

“王,你也不要太担心了,公主她吉人自有天相,想来应该能够返回大陆的。”

丞相王思宇在一边劝解道:“公主北行,已经过去了三个月之久,按照路途推算,此时早该返回了,兴许明天一早,王上就看到了小公主呢!”

王思宇话音未落,却见一个身穿宽袍,头戴进贤冠的官吏匆匆而来:

“王上,大喜啊!大喜!”

“可是小公主回来了?”

“她有没有带来朝廷大军?”

陆向北连声追问道,一张忧愁不解的脸上,布满了希翼。

“不是,公主却不曾回来,而是朝廷的大军来了!”

小吏不顾山上顽石处处,提着襦裙疯跑,甚至就连绊倒了,却也不检查自己有没有受伤,一股风的朝着陆向北冲来。

“此言当真,清国朝廷真的发兵了?”

“没有,不是他们……”

小吏话都没有说完,就被陆向北呵斥起来:

“你这厮,平白说的什么胡话,一会有,一会没的,感情这是在寻孤开心?”

小吏上气不接下气的跑来,仔细解释道:

“王上,丞相,不是清国发兵了,而是我大明朝廷发兵了!”

“大明?”

一边的丞相听的是稀里糊涂的:“什么大明?朝廷不是几年前就没了吗?”

“是郑家,思宗皇帝的三太子在南阳重建了大明,命令郑家来帮助咱们啊!”

小吏喘着粗气,解释道。

陆向北还待再问,却是被丞相给打断了:

“王上,我们还是赶紧回去看看吧,只有回去了,才能知道事情的经过啊!”

……

山脚下的一处村落里,刘国轩正站在吊脚楼前打量。

只见这吊脚楼,却是与西南那边的模样差不多,都是用竹子、木杆在地上立了柱子,然后上层住人,下层作为躲避蚁蛇之类的畜生居住之所。

在热带雨林里,这样的建筑最是合算。

当被向导一路带到了这里的时候,刘国轩愤怒了!

虽然陆家在海外,但是,却也是华夏一员,况且这陆家曾经是南洋华人的头领,势力可是不小呢!

早前的时候,这陆家,甚至成为了南洋朝廷藩属的头等之地。

却不想竟然短短的百十年时间,就衰败到了这等地步!

当然始作俑者,却是那荷兰人!

历史上的刘国轩:1674年(永历二十八年、康熙十三年),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起兵反清。耿精忠遣人东渡台湾请求郑军进入福建作为援助,郑经命刘国轩等人于四月率领大军进入思明(今福建省厦门市)。

然而,耿精忠因为郑军兵马不满一万、战船不足一百为由,轻视郑军并且将之前的盟约置若罔闻。耿、郑之间于是反目成仇,十月,刘国轩在泉州涂岭击败耿精忠的部将王进。耿精忠在被清军击败后很快再次降清。刘国轩继而率军入广东。

1675年(永历二十九年、康熙十四年)五月,刘国轩率领仅仅数千饥饿无援的士兵在广东潮州的鲎母山大败数万清军,名振粤东。

1676年(永历三十年、康熙十五年)二月,刘国轩率兵入镇广东惠州,与吴三桂的势力划界而守,周旋于刘进忠与尚之信之间。[4]

1677年(永历三十一年、康熙十六年)六月,刘国轩奉命率军撤出惠州,广东的兵民夹道赠送食物欢送刘国轩的军队。[2]

进攻闽南

1678年(永历三十二年、康熙十七年)二月,郑经以刘国轩为中提督,总督诸军,并且有行事便宜之权。其受命之日,正值郑军尽丧八闽七府之地的时候。刘国轩率军出击,连战连捷,取得江东桥、祖头山等战役的胜利,攻克平和、漳平等县,进围海澄。清军闻讯后,各路援兵蜂拥而至,刘国轩采用自己所擅长的战法,在水陆之间来回作战,清军无论满汉,都因为这而变得非常疲劳。六月初十日,刘国轩终于攻破了包围长达八十三天的海澄,清守将段应举、穆黑林自缢身亡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hupengwang。co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